【小编说】
今天去哪吃?
如果放在两年前,这很可能是一个上海普通白领每天都要提出一遍的问题。
线下餐饮,所有线下消费中最具刚性的消费品类。
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,衣服化妆品可以不买,饭不能不吃。
但今年上半年,上海多个中心城区的消费数据都显示,线下餐饮似乎正在遭遇一轮“危机”,到店量和客单价格在过去几个月里明显走低。
很多餐饮人感受到了行业“冷空气”。
不过,我们仍从食客口中,以及街头排队的盛景中,找到一些“逆周期”的新老店铺。
不管环境怎么变,当你问出“今天去哪吃”,它们就是答案。
近期,上海不少老牌网红餐厅正积极探索穿越周期,在市场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节奏。
今年8月,创业10年的鲜牛肉火锅品牌 “左庭右院”,将位于中山公园龙之梦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旗舰店闭店,在同商场开业一家670平方米的新店。
去年5月,创业11年的江浙菜品牌“桂满陇”对合生汇门店进行升级改造,推出全新子品牌“满陇山房”中联亿配,与旗下既有的“杭州小馆”形成差异化运营,进一步丰富品牌矩阵。
餐饮业是有周期的。过去十年来叱咤风云的老牌餐饮品牌,如今纷纷行动起来,或求变或坚守,努力跨越行业周期的挑战。
周期
餐饮业者对上一轮周期的记忆并不遥远。
2013年7月,湘鄂情发布公告称,上半年亏损超1.6亿元,旗下8家门店关门停业。高端餐饮市场遇冷的同时,大众餐饮品牌迎来崛起机遇。在国民消费升级浪潮与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双重推动下,一批网红餐饮品牌走进大众视野。
2013年,两位微博大V夫妇创办的“赵小姐不等位”凭借社交平台热度,吸引大批网友到店打卡;2014年,一篇传播量破千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《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》,让“西少爷肉夹馍”一夜爆红;同年,“初代网红”绿茶餐厅在广州开出首店,加速向全国一线城市的扩张脚步。
桂满陇。
正在这一轮网红餐饮崛起的浪潮中,桂满陇与左庭右院相继诞生。
2013年,桂满陇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。品牌名源自西湖十景之一的“满陇桂雨”,据媒体报道,其单店装修耗时超过半年,装修投入高达800万元。凭借沉浸式的就餐环境、极致的美学设计与高性价比的消费体验,桂满陇迅速成为上海各大商圈的“排队王”。
2014年,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热播,让“潮汕火锅”这一品类被全国消费者知晓。2015年,左庭右院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。当时火锅市场以冷冻肉为主,左庭右院却敢为人“鲜”,从首店起就自建屠宰体系,秉持“当天鲜肉、拒绝冷冻”的理念,迅速在市场建立口碑。
左庭右院。
如今,随着大众消费观念逐渐回归理性,市场进入新一轮“质价比”周期。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网红噱头,更看重品质与价格的平衡。
左庭右院华东区域负责人胡晓燕说,品牌在龙之梦的门店已历经两次“搬家”:2016年入驻时,门店一开业就人气火爆;2021年,从260平方米的铺位迁至商场7层,打造1300平方米的“航母级”旗舰店;今年8月,又与商场协商后关停7层旗舰店,在8层重新开设 670平方米的新店。这两次“搬家”,不仅是门店面积的调整,更折射出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。
桂满陇满陇山房区域负责人胡浩也表示中联亿配,近年来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,对餐饮品牌而言既是挑战也是考验。为此,桂满陇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与运营模型,重新定位品牌“质价比”,力求在趋于保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突破点。
求变
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,唯有主动求变,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。
在左庭右院龙之梦新店,变化不止门店面积。在店内新增的蔬菜自选区里,“云南奶白菜”晶莹剔透,“巴马泉水冬瓜”翠绿鲜嫩,“长寿乡小白菜”片片挺拔饱满,“香格里拉莴笋尖”根根精神抖擞。据介绍,左庭右院今年推出每桌25.8元“10多款蔬菜无限畅吃”活动,通过挖掘优质原产地时令生鲜,搭配记忆点鲜明的定价,为消费者打造更具“质价比”的用餐体验。
餐厅后厨,专门划出“外卖制作区”。考虑传统火锅不适合外卖,为突破品类瓶颈,左庭右院创新推出“烫捞杯”模式,从“健康轻食”切入工作餐外卖市场。每份烫捞杯中,鲜牛肉提供优质蛋白质,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,成为上班族的健康选择。目前,餐厅外卖营收已占总营业额的10%左右,成功走出“第二曲线”。
此外,为提升老用户复购率,左庭右院今年重点升级会员体系,新增V5级别会员专属服务。例如,每季度新品上市前,邀请V5会员到店试吃,并根据会员反馈调整新菜品口味;品牌十周年之际,还特别邀请部分会员开启“寻味之旅”,前往内蒙古参观品牌自营的牧场。
今年,左庭右院还与中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发起“青少年成长计划”,推出“长高一厘米送一份牛肉”活动,精准锁定亲子家庭客群,培养消费习惯。
左庭右院每桌25.8元“10多款蔬菜无限畅吃”。
左庭右院增设“一人食”餐位。
另一边,桂满陇选择差异化经营新品牌、精细化运营老品牌,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与商业模型。
新品牌“满陇山房”在环境与菜品上全面升级。以合生汇店为例,店内绿植错落有致,营造出浓郁的山野氛围;大面积镜面材料的运用,大幅拓展视觉空间,让就餐更具“松弛感”。菜品方面,主打“膏蟹年糕煲”与“火腿土鸡煲”,并与江苏、云南的源头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,遵循“不时不食,食必求真”的食材标准,确保菜品品质。
针对老品牌“杭州小馆”系列,桂满陇重新梳理菜单,优化主打菜品,并将客单价从平均90元降至70元左右,进一步提升“质价比”。在新店选址上,“杭州小馆”优先选择2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,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,提高单位面积的营收效率。
坚守
在积极求变的同时,两家品牌对品质的坚守始终未变——这是它们在创业阶段杀出重围的底气,也是穿越行业周期中站稳脚跟的根基。
“十年前,左庭右院能成为网红,靠的是品类优势;如今要穿越周期,靠的必须是品质优势。”胡晓燕说。
“新鲜不是一句口号。”当不少同行选择轻资产运营,将资源集中在门店扩张、营销推广与选址布局时,左庭右院却坚持重资产投入,用十年时间打造稳定可控的供应链体系。如今,品牌形成“自家牧场、自家养牛、自家屠场、自家物流”的“四个自家”模式,构建起行业内罕见的全产业链闭环。
据介绍,左庭右院在内蒙古锡林郭勒拥有36万亩天然牧场,在浙江建成数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屠宰场。一辆辆自营的冷链运输车,每天穿梭于牧场、屠宰场与各大城市餐厅的厨房之间,确保食材新鲜直达。
在龙之梦门店的明档鲜切牛肉档口前,记者看到,屏幕上清晰显示着鲜牛肉的“到店时间”:8点24分。当天屠宰的鲜牛肉清晨送达门店,上午经师傅分割切片后,中午就能端上顾客餐桌;采用“一日两配”模式,晚餐所需的鲜牛肉则将在下午送达。
完善的供应链优势,也为左庭右院的产品创新提供支撑。据介绍,即将开业的五角场合生汇店,将推出新品“鲜牛油火锅”,进一步创新产品种类。“期待更多消费者来新店尝鲜,感受鲜牛油火锅的魅力。”胡晓燕说。
满陇山房。
坚守品质,同样是桂满陇应对市场变化的“生存之道”。
在竞争激烈的江浙菜赛道,桂满陇曾凭借“景观独特、摆盘讲究、价格实惠”的竞争力三角,构筑起坚实的商业护城河。如今,市场环境越趋复杂,品牌越注重夯实品质根基。
一方面,桂满陇始终重视就餐氛围的打造。以400平方米的合生汇店为例,装修投入成本超600万元。品牌创始人骆彦说:“细节决定品质的上限。”从天花板的镜面设计,到耗资几十万元一窑的定制瓷砖,甚至餐具的选择,都经过精心考量,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用餐体验。
另一方面,桂满陇对菜品品质的把控毫不松懈。胡浩介绍,满陇山房的客单价约为120-150元,而其对标的同品质餐厅客单价普遍在300元左右。以主打菜品“膏蟹年糕煲”为例,食材选用鲜活膏蟹,采购、运输、库存成本高昂,但桂满陇通过精细化的毛利控制,实现在有限的利润空间内,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菜品。
满陇山房。
当下,线下餐饮行业似乎正面临新一轮挑战。采访之初,我们不禁想问:老牌网红餐厅如今过得好吗?而采访过程中,我们看到的是这些老牌餐饮品牌积极应对周期、主动寻求突破的努力。
一组数据或许能给出答案:2024年,桂满陇在全国新开31家门店,其中上海18家;2025年至今,已在上海新开10家门店。在餐饮业整体调整的时期,桂满陇选择逆势扩张,足以说明其稳健的经营状态。
疾风知劲草。这些在“变与不变”中奋力穿越周期的老牌餐饮品牌中联亿配,不仅在当下站稳了脚跟,似乎也在为行业的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。
第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